一个用于评估巨婴指数的医学量表。对照此表自省时受益良多,特别是克服生理欲望一条。我零食吃的太多了。
下面给出了25项特质,每项4分,你可以拿着它,对照着你非常讨厌的那个人,按照百分制算一算。
这些特质常见于婴幼儿,或者学龄前儿童身上,但出于种种原因,也可能一直延续到成年人身上。
当然,人无完人,成年人保留着三五项孩子的特质,或许显得可爱,但在某些情况下,一个成年人,包括老年人,大量集中地表现这类特质,就是巨婴,叫人恶心了。
*出于某些显而易见的原因,这些特质会在某些网络群体中高度聚集,这也是此类群体招人反感的主要原因。
【1】运动机能不足,蹦不高,扔不远,接不住,跑快了会摔倒,走急了撞东西。
【2】不能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,必须他人服侍。饿了不懂得吃饭,下雨不知道打伞,生病不会去医院。
【3】难以克制生理欲望,不住嘴地吃零食、甜食,破坏了膳食平衡。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娱乐上,干扰了作息规律。
【4】难以稳定自己的情绪,遇到挫折嚎啕大哭,境况不满撒泼胡闹,侥幸得意狂喜失态,面对危险歇斯底里。
【5】行为被情绪驱动,需求必须被满足。不分场合,不择手段。常常出于情绪冲动,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荒诞事情。
【6】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,不肯放弃短期利益换取长远回报,不肯努力,怕脏、怕累、怕苦,甚至拒绝遵守医嘱。
【7】注意力涣散,尤其不能主动集中注意力,无法自主学习,很容易被各种诱惑干扰,不能理解长句子,不能思考复杂问题。
【8】在沟通中,只能理解情绪,不能分析逻辑。只能哄着说,不能讲道理。只会关注对方的语气是否和善,态度凶不凶之类的肢体表现,而不能从对话中提炼出责任、义务之类的抽象概念,也无法做到就事论事。
【9】在沟通中,不能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,只会反复强调自己的情绪感受。当他人试图询问原委,分析问题责任的时候,会被视为攻击,引发愤怒。
【10】不会认为自己有错,不会承认自己有错。一旦被人指出错误,第一反应就是狡辩、撒谎、隐瞒,并且认为揭露自己的过错就是在攻击自己,要反过来责怪对方有错。
【11】遇到麻烦,第一反应不是面对问题,而是用哭闹等极端举止吸引他人注意,等待他人为自己处理问题。
【12】不能理解“规则”的意义,认为一切都能被意志掌控,会将撒娇和撒泼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。
【13】无法区分“批评”、“敌意”和“恶行”,认为说自己不好,就是讨厌自己,讨厌自己的人,都是坏人。
【14】不能区分“主观喜欢”和“客观正确”,永远觉得“让我喜欢、愉悦的,就是好的,正义的”,“让我讨厌、烦恼的,就是坏的、邪恶的”,完全不关心事实怎样。
【15】不能区分幻想和现实,即便是在复述经历,也会根据想象,给已经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,描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并且自己也信以为真。
【16】需要被照顾,被偏爱。无论做什么,习惯于优先选择、优先享受。否则就认为自己受到了欺负,强烈抗议。
【17】习惯于被赞扬和鼓励,当这种预期落空的时候,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苛待,因而愤怒,指责对方。
【18】非常依赖他人帮助,但不会对他人心存感激。认为自己就应该得到帮助,不帮助自己才是过错。
【19】对现实的危险认识不足,故意往危险的地方跑,把自己和他人置于险境,却不以为意。
【20】对明知没有危险的事物,比如关灯后的黑暗,做出激烈的反应,唤起他人的关注和关照。
【21】没有“主体”的概念,总认为自己所想的一切,别人都理所当然地应该知道,当自己不说而他人不知的时候,就会觉得他人冷漠、愚笨、不关心自己。
【22】没有“他者”的概念,不能理解他人也是具体人,有具体的生活,想当然地认为他人的喜怒哀乐应该与自己同步,否则就会觉得他人冷漠、愚笨、不关心自己。
【23】没有完整的价值观,一切以自我体验为中心,对人对己采用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不觉得不妥。
【24】没有系统的认知论,只要故事编得生动,什么都会相信,会被各种妖魔鬼怪吓到,对毫无来源的谣言来者不拒,是各种迷信的信徒。
【25】没有健全的世界观,对基本的科学常识一概不知,也从来不会思考这些问题。
*别问这个量表的来源,问就是我编的,你玩儿的,这条博不具有任何学术指导意义。 source